紅外測油儀的校準與驗證是保障其檢測精度的核心環節,需遵循標準化流程,涵蓋校準前準備、系統校準、性能驗證等步驟,以確保儀器對油類物質的定量檢測結果準確可靠。 一、校準前的準備工作需嚴格規范 首先需檢查儀器的工作狀態,確保電源連接穩定、光學系統清潔無污漬,各部件運行正常。環境條件需符合校準要求,溫度控制在規定范圍,避免強光直射或氣流擾動影響儀器穩定性。所用校準用標準溶液需在有效期內,濃度梯度覆蓋儀器的檢測范圍,且溶液均勻無分層,同時準備好配套的比色皿,確保其清潔無劃痕、光學面透光性良好,避免因器皿問題引入誤差。 二、系統校準包括基線校準、標準曲線校準等關鍵步驟 基線校準需在無樣品的狀態下進行,通過儀器自帶的校準程序,對特定波長范圍內的基線漂移進行修正,確保光學系統的穩定性,基線平直度需符合儀器規定的指標。標準曲線校準需依次測量系列濃度的標準溶液,儀器自動記錄不同濃度對應的吸光度值,生成標準曲線,曲線的相關系數需達到規定閾值,以保證濃度與吸光度的線性關系可靠。校準過程中需重復測量低、中、高濃度的標準溶液,驗證數據的重復性,相對標準偏差需控制在允許范圍內。 三、波長校準是確保檢測特異性的重要環節 需使用專用的波長校準溶液,通過儀器的波長校準功能,調整光源發射的波長精度,確保儀器在檢測油類物質特征吸收峰的波長處有準確響應,避免因波長偏移導致檢測靈敏度下降或干擾物質影響增大。波長校準后需記錄校準參數,并存檔備查。 四、校準后的驗證工作需全面覆蓋儀器性能指標 準確度驗證可通過檢測已知濃度的質控樣品實現,將測量結果與標準值對比,計算相對誤差,誤差需在規定范圍內。精密度驗證需對同一份中濃度標準溶液進行多次重復測量,計算相對標準偏差,評估儀器的重復性。此外,還需進行檢出限驗證,通過測量接近檢出限濃度的標準溶液,確認儀器能夠準確識別并定量該濃度水平的油類物質,確保低濃度樣品檢測的可靠性。 驗證過程中若發現結果超出允許范圍,需重新排查校準步驟、標準溶液質量及儀器狀態,找出偏差原因并進行修正后再次校準。校準與驗證的所有數據需詳細記錄,包括校準日期、標準溶液信息、校準曲線參數、驗證結果等,形成完整的校準檔案,為儀器的日常維護和質量控制提供依據。 通過嚴格執行上述校準與驗證流程,可確保試劑法紅外測油儀始終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為油類物質的準確檢測提供堅實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