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式硫酸鹽測定儀通過特定化學反應實現對水樣中硫酸鹽濃度的檢測,而水樣預處理是保障檢測精度的關鍵前置環節。預處理需針對水樣中可能存在的干擾物質、物理狀態異常等問題,通過標準化操作消除影響,確保水樣符合儀器檢測條件,為準確測定硫酸鹽含量奠定基礎。 去除懸浮顆粒物是水樣預處理的首要要求。若水樣中含有懸浮雜質、泥沙、藻類等顆粒物,會阻礙試劑與硫酸鹽的充分反應,同時可能附著在檢測元件表面或影響光學檢測信號(如散射光線、遮擋比色光路),導致檢測結果偏差。因此,需通過過濾或離心等方式處理水樣:采用合適孔徑的濾膜(如 0.45μm 微孔濾膜)對水樣進行過濾,或通過離心分離(設定合理轉速與時間)使懸浮顆粒物沉降,取上清液作為檢測樣品,確保水樣澄清透明,無肉眼可見的固體雜質。 消除共存離子干擾是預處理的核心任務。水樣中若存在碳酸根、碳酸氫根、氯離子、鈣離子、重金屬離子等共存離子,可能與檢測試劑發生副反應,或影響硫酸鹽與試劑的反應效率,導致檢測結果偏高或偏低。針對不同干擾離子需采取對應處理措施:對于碳酸根與碳酸氫根,可通過加入適量酸溶液調節水樣 pH,使碳酸根轉化為二氧化碳逸出;對于高濃度氯離子,需加入特定掩蔽劑,通過化學反應消除其對檢測的干擾;對于鈣離子等易與硫酸鹽形成沉淀的離子,需在不影響硫酸鹽測定的前提下,通過絡合或沉淀分離等方式降低其濃度,避免干擾后續反應。 調節水樣 pH 至適宜范圍是必要條件。試劑法測定硫酸鹽的化學反應通常需在特定 pH 區間內進行,若水樣 pH 過高或過低,會抑制試劑活性、改變反應進程,甚至導致試劑分解,影響顯色效果或反應產物穩定性。需根據測定儀配套試劑的要求,使用酸溶液或堿溶液緩慢調節水樣 pH:若水樣呈強酸性,需滴加堿溶液中和至接近中性;若水樣呈強堿性,需加入酸溶液調節至反應所需的弱酸性或中性范圍,調節過程中需多次測量 pH,避免過度調節導致水樣成分改變。 控制水樣濁度與色度在允許范圍內是重要保障。若水樣本身濁度較高(即使無明顯懸浮顆粒)或具有較深顏色(如工業廢水的有色物質),會干擾儀器的光學檢測環節,如影響比色法中的吸光度測量,導致檢測信號失真。對于濁度超標的水樣,需通過二次過濾或吸附處理進一步降低濁度;對于有色水樣,需加入脫色劑(確保脫色劑不與硫酸鹽或檢測試劑反應),或采用萃取等方式去除有色物質,使水樣濁度與色度符合儀器檢測的允許標準,避免背景干擾影響檢測結果。 調節水樣濃度至檢測量程內是關鍵要求。若水樣中硫酸鹽濃度過高,超出儀器檢測量程上限,會導致反應產物濃度過高、吸光度超出線性范圍,使檢測結果無法準確計算;若濃度過低,可能低于儀器檢測下限,導致信號微弱、數據誤差較大。需通過稀釋或濃縮處理調節水樣濃度:對于高濃度水樣,使用無硫酸鹽污染的稀釋劑(如去離子水)按比例稀釋,確保稀釋后濃度落在儀器最佳檢測量程內;對于低濃度水樣,可通過蒸發濃縮等方式提高硫酸鹽濃度,濃縮過程中需避免引入污染,確保水樣成分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