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式硫酸鹽測定儀的測量需遵循標準化流程,通過嚴謹的操作控制,確保對水樣中硫酸鹽含量的測定結果準確可靠,其步驟可分為前期準備、樣品處理、儀器測量及數據記錄四個核心環節。 一、測量前的準備工作是基礎 需檢查儀器的電源連接是否穩定,開機后確認顯示屏、光源及比色池等部件運行正常,預熱至規定時間以保證光學系統穩定性。同時,準備好經計量認證的硫酸鹽標準溶液、專用反應試劑及實驗器具,所有試劑需在有效期內且密封保存,避免因試劑變質影響反應效果。實驗器具需經去離子水清洗并干燥,防止殘留雜質干擾測量。此外,需明確水樣的保存條件,確保水樣在測定前未發生成分變化,必要時通過過濾去除水樣中的懸浮顆粒物,避免堵塞比色池或影響透光性。 二、樣品處理需嚴格按照試劑反應要求操作 取一定體積的水樣注入專用反應管中,按比例加入硫酸鹽測定試劑,輕輕搖勻使溶液充分混合。部分試劑需在特定溫度下進行反應,需將反應管置于恒溫水浴中加熱至規定溫度,并保持設定時長,確保反應完全。反應過程中需避免反應管劇烈震動或傾斜,防止溶液溢出或氣泡產生,影響后續比色準確性。反應完成后,需將反應管冷卻至室溫,使溶液的物理性質穩定,避免溫度差異導致的測量偏差。 三、儀器測量環節需規范操作流程 將冷卻后的空白對照溶液(以去離子水加試劑作為基準)注入比色皿,擦拭干凈外壁的水漬與指紋,放入比色池的指定位置,啟動儀器進行空白校準,確保儀器零點設定準確。隨后依次測定標準溶液與待測水樣,每次更換溶液時需重新清潔比色皿,避免交叉污染。測量時需保證比色皿放置位置一致,蓋好比色池蓋以隔絕外界光線干擾,待儀器顯示數值穩定后記錄讀數,每個樣品建議重復測量 2-3 次,取平均值作為最終結果,減少隨機誤差影響。 四、數據處理與后續工作不可忽視 測量完成后,根據標準溶液的濃度與對應吸光度值繪制標準曲線,通過待測水樣的吸光度在標準曲線上查得硫酸鹽濃度。同時,需記錄實驗環境條件(如溫度、濕度)、試劑批次及儀器狀態等信息,形成完整的實驗記錄。實驗結束后,及時清理反應管與比色皿,用去離子水沖洗干凈并妥善存放,關閉儀器電源并整理實驗臺。定期對測量數據進行復核,確保計算過程無誤,通過標準化步驟的執行,保障試劑法臺式硫酸鹽測定儀的測量結果具有可追溯性與可靠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