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式重金屬銅測定儀通過試劑與水樣中銅離子的特異性反應,結合光學檢測技術實現銅含量測定,其結果讀取需遵循標準化流程,覆蓋前期準備、核心操作及結果確認,以消除操作誤差,確保讀取數據的準確性與有效性。 
讀取前的準備工作是基礎,需從設備狀態、樣品反應情況兩方面做好保障。首先,檢查儀器運行狀態,確認儀器已完成預熱(按說明書要求達到規定預熱時間),檢測光路清潔無污漬、遮擋,顯示屏顯示正常無故障代碼,同時確保儀器已完成校準(若長期未校準需先進行校準操作),避免因儀器狀態異常影響結果讀取。其次,確認樣品反應進程,待水樣與試劑按規定比例混合并反應至預設時間后,檢查反應液是否出現規定的顏色變化(如特定色調的顯色反應),且無沉淀、分層等異常現象,若反應液狀態異常,需重新制備樣品,防止因反應不充分或樣品污染導致讀取結果偏差。 核心讀取步驟需按規范操作,重點把控數據獲取的準確性。第一步是樣品放置,將反應完成的比色管或反應杯平穩放入儀器的比色槽中,確保放置位置精準,比色管 / 反應杯外壁清潔干燥(無指紋、液體殘留),避免因放置偏差或外壁污漬影響光路檢測。第二步是參數確認,在儀器操作界面選擇對應的檢測項目(明確為 “重金屬銅” 檢測模式),確認檢測波長、反應時間等參數與試劑要求一致,若儀器支持手動調整參數,需核對參數設置無誤后再啟動檢測。第三步是數據讀取,啟動儀器檢測程序后,等待儀器完成光學信號采集與數據計算(過程中避免觸碰儀器或比色槽,防止干擾),待顯示屏穩定顯示測量結果后,記錄結果數值及對應的單位(通常為 mg/L、μg/L 等),同時注意觀察結果是否處于儀器檢測量程范圍內,若顯示 “超出量程” 或 “低于檢出限”,需根據情況稀釋或濃縮樣品后重新檢測。 結果驗證與記錄是保障數據可靠性的關鍵環節。完成結果讀取后,需進行結果驗證,可通過平行樣檢測對比(同時檢測同一樣品的兩份平行樣,若兩份結果偏差在允許范圍內,則說明讀取結果可靠)或質控樣品驗證(檢測已知濃度的銅質控樣品,若測量值與標準值偏差符合要求,可確認儀器讀取準確性)。若驗證發現結果異常,需排查樣品制備、試劑有效性、儀器參數設置等環節,重新進行檢測與讀取。同時,需詳細記錄讀取信息,包括測量日期、樣品編號、儀器型號、試劑批次、測量結果數值及單位、驗證結果等,建立完整的檢測檔案,便于后續數據追溯與分析,也為儀器維護與質量控制提供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