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式余氯測定儀通過特定試劑與水樣中余氯發生顯色反應,結合光學檢測實現余氯濃度定量分析,其檢測精度與穩定性易受使用環境因素影響。為保障儀器性能、減少檢測誤差,需從溫度、濕度、光照、氣壓、環境潔凈度及電磁干擾等方面,嚴格控制使用環境條件,為儀器運行與檢測過程創造適宜環境。 
溫度是影響試劑反應與儀器光學系統穩定性的核心因素。余氯檢測所用顯色試劑的反應速率、反應平衡及有色化合物穩定性,均與溫度密切相關:溫度過高可能加速試劑分解,導致顯色反應不完全或有色化合物褪色;溫度過低則會減緩反應速率,延長檢測耗時且可能降低反應靈敏度。同時,儀器光學系統中的光源、檢測器等元件對溫度變化敏感,溫度波動會影響光信號強度與檢測精度。因此,儀器使用環境溫度需控制在 15-30℃,且需避免溫度驟升驟降,可通過實驗室空調系統維持環境溫度穩定,禁止將儀器放置在靠近熱源(如暖氣、烤箱)或冷源(如空調出風口、冷藏柜)的位置。 濕度控制是防止儀器電路故障與光學部件損壞的關鍵。潮濕環境易導致儀器內部電路受潮短路,引發元件故障;同時,高濕度可能使光學鏡片(如光源窗口、比色皿座)表面凝結水汽或滋生霉菌,阻礙光信號穿透,影響吸光度測量準確性。此外,潮濕環境還可能導致試劑吸潮變質,影響顯色效果。因此,使用環境相對濕度需保持在 30%-70%,當環境濕度超出范圍時,可通過除濕機或加濕器調節,避免在陰雨天氣或潮濕的實驗室角落使用儀器,同時需定期檢查儀器內部是否有受潮跡象。 光照條件需嚴格控制以避免干擾顯色反應與光學檢測。部分余氯檢測試劑及反應生成的有色化合物對光敏感,長時間暴露在強光(如陽光直射、強熒光燈)下易發生光解,導致有色化合物濃度降低,進而造成檢測結果偏低。同時,強光直射儀器光學系統,可能產生雜散光干擾,影響檢測器對目標光信號的捕捉精度。因此,儀器需放置在無陽光直射、光線柔和且穩定的環境中,若實驗室光線較強,可使用遮光板或窗簾遮擋,確保檢測過程中試劑與反應液處于避光狀態。 氣壓與環境潔凈度同樣需滿足基礎要求。大氣壓劇烈變化可能影響儀器內部氣流穩定(部分儀器含氣路設計),雖對臺式余氯測定儀影響較小,但仍需避免在氣壓驟變的環境(如靠近高壓排氣口、通風櫥強排風區域)使用,以防間接影響檢測穩定性。環境潔凈度方面,實驗室空氣中若含大量灰塵、腐蝕性氣體(如氯氣、二氧化硫),易附著在儀器表面、光學鏡片及比色皿上,不僅污染樣品與試劑,還可能腐蝕儀器部件、影響光路通暢。因此,使用環境需保持清潔,定期打掃實驗室,避免在粉塵較多或有腐蝕性氣體產生的實驗區域(如化學消解實驗臺附近)放置儀器,必要時可在儀器外罩防塵罩(非工作狀態時)。 此外,需避免儀器受電磁干擾影響。臺式余氯測定儀內置微處理器與電子元件,若周圍存在強電磁輻射源(如大功率電機、高頻發生器、強磁場設備),可能干擾儀器電路信號傳輸與數據處理,導致檢測數據波動或儀器故障。因此,儀器需遠離上述電磁干擾源,確保與干擾設備的距離不小于 1 米,保障儀器電路系統穩定運行,提升檢測結果的可靠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