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攜式重金屬水質測定儀憑借便攜性與快速性,成為野外水質重金屬應急檢測的核心設備。野外操作需兼顧環境適應性與檢測準確性,需遵循 “樣品規范采集 - 儀器快速準備 - 標準化檢測 - 數據可靠記錄” 的流程,同時做好野外環境應對,確保檢測高效開展。 首先,樣品采集與預處理是基礎。野外采集水樣時,需使用潔凈且無重金屬殘留的采樣瓶,采樣前用待采水樣潤洗采樣瓶 2-3 次,避免容器污染;采樣時需選取代表性點位,避開水面漂浮物、岸邊污染物,采集中層水樣,確保樣品均勻;若水樣渾濁或含懸浮物,需立即用現場攜帶的濾膜進行過濾,去除雜質,防止影響后續顯色反應與吸光度檢測;同時記錄采樣時間、地點、水溫、pH 值等基礎信息,為數據解讀提供環境背景。采樣后需盡快檢測,若無法即時檢測,需將樣品密封并置于便攜式冷藏箱中低溫保存,避免重金屬形態變化或微生物活動影響檢測結果。 其次,儀器與試劑準備需高效。檢測前需檢查便攜式測定儀電量,確保電池滿電或攜帶備用電源,避免野外斷電;開啟儀器進行預熱,按儀器說明書完成基線校準與零點校正,確保儀器處于穩定工作狀態;核對試劑保質期與儲存條件,野外試劑需存放在避光、密封的試劑箱中,防止高溫、光照導致試劑變質;按檢測項目所需,提前將試劑按比例配制成標準溶液與顯色劑,配制過程中使用潔凈移液管與容器,嚴格控制試劑用量,確保濃度準確;同時準備好廢液收集袋,避免野外隨意排放廢液造成環境污染。 再者,檢測操作需規范快捷。取適量預處理后的水樣加入專用比色管中,按順序加入對應顯色劑,輕輕振蕩搖勻,確保試劑與水樣充分反應;根據試劑反應要求,控制顯色時間與溫度,若野外溫度過低或過高,可借助便攜式恒溫裝置維持反應溫度,避免溫度波動影響顯色效果;顯色完成后,立即將比色管放入測定儀的檢測槽中,關閉檢測槽蓋,避免外界光線干擾,啟動儀器檢測程序;儀器檢測過程中,保持儀器平穩放置,避免振動導致檢測數據波動,待儀器顯示吸光度值與重金屬濃度結果后,記錄數據。 最后,數據處理與野外收尾不可忽視。檢測完成后,需重復檢測 1-2 次,取平均值作為最終結果,若多次檢測數據偏差較大,需排查水樣是否均勻、試劑是否失效或儀器是否異常,重新進行檢測;及時記錄檢測數據,包括重金屬濃度、檢測時間、儀器編號等,同時標注野外環境條件對檢測結果的可能影響;檢測結束后,立即用去離子水沖洗比色管、檢測槽等部件,去除殘留試劑與樣品,晾干后收納;將廢液倒入專用收集袋,帶回實驗室集中處理,儀器與試劑按收納要求整理,避免野外運輸過程中損壞,確保設備可重復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