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攜式重金屬水質測定儀在使用前,需進行系統性準備工作,以保障檢測過程的順暢性和結果的準確性,避免因準備不足導致操作失誤或數據偏差。 一、儀器主體檢查與調試 首先對儀器主機進行全面檢查,確認外觀無破損、接口無松動,按鍵和顯示屏功能正常。開機啟動儀器,查看自檢程序是否順利完成,各項指標參數是否在正常范圍。重點檢查光學系統,確保比色槽清潔無污漬、光路通暢無遮擋,必要時用專用鏡頭紙輕輕擦拭光學部件。 電池是便攜式儀器的關鍵動力來源,需檢查內置電池電量是否充足,若電量低于 70% 需及時充電。同時準備好備用電池,確保其型號匹配且電量滿格,避免野外作業時因斷電中斷檢測。連接電源線或電池時,需確認正負極無誤,防止短路損壞儀器電路。 二、試劑與標準品準備 試劑的質量直接影響檢測結果,需逐一核對所用試劑的名稱、規格、生產批號及保質期,確保在有效期內且未開封或密封完好。檢查試劑外觀,若出現變色、沉淀、渾濁等異常現象,應立即更換新試劑。將試劑按性質分類整理,如顯色劑、緩沖液、還原劑等分開存放于便攜冷藏箱,控制溫度在規定范圍,防止試劑變質。 標準溶液需提前準備到位,包括校準用的系列濃度標準品和空白對照溶液。檢查標準溶液的濃度標定值是否清晰,存儲狀態是否符合要求,如冷藏保存的需提前取出并恢復至室溫。稀釋標準溶液時,需準備同批次的純水或稀釋液,確保稀釋過程的準確性。 三、輔助工具與耗材準備 采樣工具需提前清洗干凈,如采樣瓶、吸管、燒杯等,避免殘留污染物干擾檢測。清洗后用純水沖洗 3 次以上,干燥后密封保存。根據檢測需求準備相應規格的比色皿,檢查其透光性是否良好,有無劃痕或破損,使用前用純水潤洗 2-3 次。 移液器、移液管等計量工具需校準合格,確保移液體積的準確性。準備足量的一次性手套、濾紙、廢液收集瓶等耗材,廢液收集瓶需貼好標簽,明確廢液種類和處理要求。攜帶必要的工具包,內含螺絲刀、扳手等維修工具,以備儀器出現小故障時及時處理。 四、人員防護與操作培訓 操作人員需穿戴好個人防護裝備,包括防護眼鏡、手套、實驗服等,避免直接接觸試劑和水樣。若檢測涉及揮發性或腐蝕性試劑,需準備防毒面具或防護面罩。提前熟悉儀器操作規程,明確各步驟的操作要點和注意事項,對可能出現的異常情況進行預判并掌握應對方法。 團隊作業時需明確分工,如采樣、檢測、記錄等環節各司其職,確保操作流程有序進行。提前檢查通訊設備是否暢通,確保在野外作業時能及時聯系外界,應對突發狀況。 五、環境與場地準備 根據檢測地點的環境條件,提前規劃采樣和檢測的場地,選擇平坦、避風、避光的位置放置儀器,避免陽光直射或劇烈震動影響檢測。若在低溫環境下作業,需準備保溫措施,防止儀器因溫度過低而性能下降;高溫環境則需采取降溫措施,避免試劑受熱變質。 提前了解作業區域的地形和天氣情況,做好防滑、防雨、防曬等準備。攜帶必要的定位設備,記錄采樣點的準確位置信息,為后續數據溯源提供依據。 通過以上全面細致的準備工作,可有效降低便攜式重金屬水質測定儀在使用過程中的風險,確保檢測工作高效、準確地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