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磷測定儀通過消解、顯色、光學檢測等流程定量分析水體中總磷含量,廣泛應用于環境監測、污水處理、水產養殖等場景。儀器長期運行中,部分部件因直接接觸試劑、高頻次使用或環境影響,易出現磨損、老化或性能衰減,成為影響檢測精度與設備壽命的“易損件”。了解這些易損件的類型、損耗原因及影響,是做好設備維護、減少故障的關鍵,具體可分為以下幾類: 一、檢測系統易損件 檢測系統是總磷測定儀的核心,部件直接參與顯色反應與信號采集,易受試劑腐蝕、雜質附著影響,常見易損件包括光學部件與反應容器。 1、光學檢測相關部件 檢測池/比色皿:檢測池(或比色皿)是盛放顯色后溶液的核心部件,需保持高透光性。總磷檢測中常用酸性試劑(如硫酸)、顯色劑(如鉬酸鹽溶液),長期使用后,試劑殘留易在池壁形成水垢或色素附著,導致透光率下降;若操作時不慎碰撞,還可能出現裂紋、破損,直接導致檢測信號失真,甚至溶液泄漏污染儀器內部。 光源與濾光片:光源(如LED燈)為檢測提供特定波長的光,長期高頻次點亮會導致光強衰減,尤其在高溫環境下,老化速度加快;濾光片用于篩選目標波長,若表面沾染灰塵、試劑霧滴,或長期受強光照射,易出現透光率下降、濾光精度偏移,導致檢測時無法準確捕捉顯色溶液的吸光度變化,影響總磷濃度計算結果。 2、反應容器 消解管是總磷測定的關鍵反應容器,需耐受消解過程中的高溫(如120-160℃)與強腐蝕性試劑。若消解管材質耐溫、耐腐蝕性不足,或長期反復使用后出現管壁變薄、刻度模糊,會導致消解時溶液泄漏;若管蓋密封墊老化、變形,會造成消解過程中蒸汽流失,影響磷的完全轉化,同時可能引入空氣干擾后續顯色反應,導致數據偏差。 二、進樣與試劑系統易損件 進樣與試劑系統負責精準輸送水樣與試劑,部件因高頻次機械運動、試劑腐蝕,易出現損耗,常見包括管路、泵體組件與密封件。 1、進樣與試劑管路 進樣管(輸送水樣)、試劑管(輸送氧化劑、顯色劑)多為塑料或硅膠材質,長期接觸酸性、氧化性試劑(如過硫酸鉀、硫酸),易出現管壁腐蝕、老化變硬,導致管路內徑變窄或堵塞;若水樣中含懸浮物(如泥沙),長期輸送會磨損管壁,甚至造成管路破裂,導致水樣、試劑泄漏,不僅影響進樣精度,還可能污染儀器內部電路。 2、泵體與加樣組件 蠕動泵管:總磷測定儀常用蠕動泵實現精準加樣,泵管直接與泵頭摩擦,長期高頻次擠壓會導致管壁磨損、變薄,出現彈性下降、漏液現象,若未及時更換,會導致加樣量不準,影響消解反應的試劑配比與后續顯色效果。 加樣針/進樣針:加樣針用于精準注入試劑或水樣,針尖若接觸容器壁、雜質,易出現彎曲、磨損,導致液體滴落不暢;針管內部若殘留試劑(如鉬酸鹽溶液易結晶),長期堆積會造成堵塞,無法正常輸送液體,中斷檢測流程。 3、密封件 儀器中各類接口(如管路接頭、消解管蓋、檢測池密封處)的密封墊、O型圈,多為橡膠或硅膠材質,長期接觸試劑、高溫環境,易出現老化、變形、彈性喪失,導致接口密封不嚴,出現溶液泄漏或空氣進入,影響消解壓力(密閉消解場景)與檢測精度。 三、預處理與輔助系統易損件 預處理系統(如過濾、除干擾)與輔助部件(如溫控、清潔組件)雖不直接參與檢測,但易損會影響前期處理效果,常見包括過濾部件與溫控相關組件。 1、預處理過濾部件 若水樣含懸浮物,需通過濾膜、濾網過濾后再檢測,濾膜(如微孔濾膜)長期使用會因雜質堆積堵塞,導致過濾速度變慢,甚至無法過濾;濾網若材質不耐腐蝕,或長期未清潔,易出現網孔變形、破損,無法有效攔截雜質,導致懸浮物進入后續系統,污染檢測池、堵塞管路。 2、溫控與清潔組件 加熱模塊相關部件:消解過程需加熱模塊維持穩定溫度,加熱管若長期高溫運行,易出現加熱效率下降、表面氧化;溫度傳感器(如熱電偶、PT100)若長期接觸高溫、試劑蒸汽,易出現靈敏度下降、故障,導致溫度控制不準,影響消解效果。 自動清潔部件:部分總磷測定儀配備自動清潔功能(如清洗刷、噴淋頭),清洗刷長期摩擦檢測池壁,易出現刷毛磨損、脫落,無法有效清除殘留試劑;噴淋頭若堵塞(如殘留試劑結晶),會導致清洗液噴灑不均,無法徹底清潔檢測池,影響后續檢測精度。 四、易損件的維護建議 定期檢查與更換:根據儀器使用頻率、試劑特性,制定易損件更換周期(如蠕動泵管每3-6個月更換,管路每6-12個月檢查),發現磨損、泄漏、堵塞時及時更換,避免影響檢測。 規范操作與清潔:操作時避免碰撞檢測池、加樣針,檢測后及時清洗管路、加樣針,去除試劑殘留;定期清潔光學部件(如用軟布擦拭檢測池、濾光片),保持透光性。 合理存儲與防護:備用易損件(如管路、密封墊、濾膜)需避光、干燥存儲,避免接觸試劑;儀器停用期間,需排空管路內殘留試劑,防止長期腐蝕。 五、結語 綜上,總磷測定儀的易損件多集中在與試劑接觸、高頻次使用、受環境影響的部件,日常需重點關注檢測、進樣、預處理系統的易損件狀態,通過定期維護、及時更換,確保儀器長期穩定運行,為總磷檢測提供準確可靠的數據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