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式總氮測定儀作為實驗室水質分析核心設備,需通過月度系統性保養,清除污染物、排查隱患,避免試劑殘留、部件老化影響檢測精度,保障設備長期穩定運行,以下為具體保養清單內容。 
一、設備外觀與核心部件檢查 外觀清潔與狀態核查:用無塵布蘸取少量去離子水,擦拭儀器外殼、操作面板及顯示屏,清除表面灰塵、試劑殘留;檢查外殼有無破損、接口是否松動,顯示屏顯示是否清晰、無花屏,按鍵響應是否靈敏,若存在異常及時記錄并處理。 光學系統維護:打開儀器光學模塊護蓋,用專用鏡頭紙輕柔擦拭光源燈、單色器及檢測池窗口,去除表面污漬與霧氣,避免影響光信號傳輸;檢查光源燈亮度是否穩定,若出現閃爍、亮度衰減,需及時更換同型號光源燈。 加熱與溫控部件檢查:啟動儀器預熱程序,監測加熱模塊(如消解池)升溫速率與溫控精度,確認實際溫度與設定溫度偏差是否在允許范圍;檢查加熱模塊連接線是否老化、絕緣層有無破損,防止短路或漏電風險。 二、試劑管理與儲存維護 試劑狀態檢查:逐一核對實驗室儲備的總氮檢測試劑(如堿性過硫酸鉀溶液、鹽酸溶液等),查看試劑外觀是否出現變色、渾濁、沉淀,標簽是否清晰、無脫落,若試劑變質或超有效期,立即更換并記錄;檢查試劑儲存環境,確保恒溫(15-25℃)、干燥、避光,防止試劑受潮或光照分解。 試劑管路清理:啟動儀器管路清洗程序,用去離子水沖洗試劑進樣管路、混合管路及廢液管路,清除管路內殘留試劑,避免管路堵塞或試劑交叉污染;清洗完成后,檢查管路有無滲漏、彎折,若存在滲漏需更換密封件,彎折則調整管路走向。 三、系統校準與性能驗證 空白校準與線性驗證:準備符合標準的空白水樣(如超純水),按照儀器操作流程進行空白校準,確保空白值穩定在規定范圍;配制 3-5 個不同濃度的總氮標準溶液,進行線性檢測,驗證儀器線性相關系數是否≥0.999,若線性偏差超出要求,重新優化校準參數并再次驗證。 重復性與準確性校驗:選取中等濃度的總氮標準樣品,連續檢測 6 次,計算相對標準偏差(RSD),確保 RSD≤5%;同時檢測有證標準物質,對比檢測結果與標準值的相對誤差,誤差需控制在允許范圍內,若不達標則排查試劑、儀器參數等問題。 四、廢液與軟件系統維護 廢液處理與儲存裝置清理:清空儀器廢液收集瓶,用去離子水沖洗瓶內壁,去除殘留廢液,晾干后重新安裝;檢查廢液管路與收集瓶連接是否密封,避免廢液泄漏,同時確認實驗室廢液儲存桶是否按規范分類存放,及時聯系專業機構清運。 軟件與數據管理:登錄儀器操作系統,檢查軟件版本是否為最新,若存在更新提示,按操作指南完成軟件升級,避免兼容性問題;備份儀器內存儲的月度檢測數據至實驗室服務器,清理過期冗余數據,確保系統運行流暢;檢查數據記錄是否完整、格式是否規范,若存在數據異常,追溯檢測過程并分析原因。 五、保養記錄與問題歸檔 完成所有保養項目后,詳細記錄保養日期、操作人員、各環節保養內容(如部件更換、試劑更換、校準數據等),明確發現的問題及處理結果;將保養記錄歸入設備檔案,與歷史保養數據對比,分析設備運行趨勢,為后續保養周期調整、部件更換計劃制定提供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