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環境應急監測、野外水質調查等現場場景中,便攜式氨氮快速測定儀憑借便攜性與高效性,成為快速獲取水體氨氮含量數據的核心工具。現場操作環境復雜多變,操作規范性直接決定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與可靠性,若忽視操作細節,易受環境干擾、樣品處理不當等因素影響,導致數據失真。因此,需嚴格遵循科學的現場操作流程,確保檢測工作高效、精準開展。 現場操作前的準備工作是檢測順利進行的基礎。首先需檢查儀器狀態,確認儀器電量充足(若為充電式需提前充滿電,若為電池供電需更換新電池),開機后進行自檢,查看光源、檢測器等核心部件是否正常工作,顯示屏是否清晰、無故障提示。其次需核查試劑,確認檢測所需試劑(如顯色劑、掩蔽劑等)在有效期內,外觀無變色、渾濁、沉淀等異常,且按要求儲存(如避光、冷藏儲存的試劑需提前取出并恢復至室溫,避免溫度波動影響反應效果)。同時需準備專用采樣工具(如采樣瓶、吸管)、去離子水、廢液收集容器及清潔布,所有工具需提前清洗干凈并干燥,防止殘留雜質污染樣品或試劑。 樣品采集與預處理需符合現場操作規范。采樣時需選擇能代表水體整體狀況的點位,避開岸邊污染物堆積區、水流死角或直接排污口,采集表層水時應在水面下一定深度處取樣,避免采集水面漂浮物或受空氣直接污染的水樣。采集后需立即對樣品進行初步處理:若水樣渾濁含懸浮物,需用專用過濾裝置(如一次性無氨氮濾膜)過濾,去除懸浮物干擾,防止堵塞儀器進樣通道;若水樣 pH 值偏離檢測要求范圍(通常為中性或弱堿性),需用少量酸或堿溶液調節至適宜區間,調節過程中需用精密 pH 試紙快速檢測,避免過度調節影響氨氮形態。預處理后的樣品需盡快檢測,避免長時間放置導致氨氮揮發或微生物分解,影響檢測結果。 儀器操作需嚴格遵循步驟規范。首先進行空白校準,取適量去離子水注入比色管,加入與樣品檢測等量的試劑,充分混合后放入儀器比色槽,按照儀器提示完成空白校準,消除試劑空白值與儀器基線漂移的影響,確保檢測基線穩定。隨后進行樣品檢測,取規定體積的預處理后樣品注入比色管,加入對應試劑,輕輕振蕩或攪拌使混合均勻,按試劑要求等待規定反應時間(避免反應時間不足導致顯色不完全或反應過度產生副產物),待顯色穩定后將比色管擦拭干凈(去除外壁水漬或指紋,防止影響光的透過),放入比色槽中,儀器將自動讀取吸光度并計算氨氮濃度,檢測過程中需避免儀器受到劇烈震動或強光直射,防止干擾檢測信號。 數據記錄與現場清理環節不可忽視。檢測完成后需立即記錄數據,包括檢測時間、采樣點位、水樣溫度、儀器編號、試劑批次及檢測結果,確保數據信息完整、準確,便于后續數據追溯與分析。若需進行平行樣檢測,需重復樣品處理與儀器檢測步驟,驗證結果的重復性,平行樣偏差需符合檢測要求,否則需重新檢測。現場清理時,需將用過的比色管、吸管等器具收集至專用容器,避免隨意丟棄造成環境污染;用去離子水清洗儀器比色槽及進樣部件(若儀器有清洗功能,需按提示完成自動清洗),擦干儀器表面,關閉電源并放入專用收納箱,確保儀器妥善保存,延長使用壽命。 此外,現場操作還需關注環境適配性。若現場溫度過低或過高,需采取保溫措施(如將試劑與儀器放置在保溫箱內),避免溫度極端波動影響試劑反應速率與儀器性能;若現場風力較大,需在避風處進行采樣與試劑添加,防止灰塵、雜物落入樣品或試劑中造成污染;操作人員需做好個人防護,如佩戴手套、護目鏡,避免直接接觸腐蝕性試劑,確保操作安全。 總之,便攜式氨氮快速測定儀的現場操作需圍繞 “準備充分、操作規范、數據準確、安全環保” 的原則,從準備到清理的每個環節均嚴格把控,才能在復雜的現場環境中獲得可靠的檢測數據,為水環境現場監測與應急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