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攜式氨氮快速測定儀憑借操作便捷、響應迅速的特點,廣泛應用于環境監測、水質篩查等場景,而檢測前的樣品處理環節直接影響測量結果的可靠性。樣品處理的核心目標是去除干擾物質、保持氨氮形態穩定,并使樣品濃度處于儀器檢測范圍內,為后續分析奠定基礎。 樣品采集需遵循代表性原則,確保所取樣品能真實反映整體水體的氨氮水平。采集過程中應使用潔凈的聚乙烯或玻璃容器,避免容器內壁殘留的雜質與樣品發生反應。采集后需立即蓋緊容器,減少樣品與空氣的接觸,防止氨氮因揮發或吸附而損失。同時,應記錄采樣時間、地點及環境條件,為后續數據解讀提供參考。 樣品保存的關鍵在于抑制微生物活動和化學變化,避免氨氮濃度在檢測前發生顯著波動。對于無法立即檢測的樣品,通常采用冷藏或添加化學試劑的方式進行保存。冷藏條件下(一般為 2-8℃),可在一定時間內減緩微生物對氨氮的分解作用,但保存時間不宜過長,通常不超過 24 小時。若需延長保存時間,可添加硫酸等酸性試劑,將樣品 pH 值調至 2 以下,通過抑制微生物活性來穩定氨氮濃度,但需注意試劑添加量對后續檢測的影響,必要時進行空白校正。 樣品預處理的目的是消除干擾物質并調整樣品狀態,以滿足測定儀的檢測要求。常見的干擾物質包括懸浮顆粒物、金屬離子、有機物等,需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處理方法。對于含有懸浮顆粒物的樣品,可通過離心或過濾的方式去除,避免顆粒物對光信號的散射或吸收影響測量精度。若樣品中存在高濃度金屬離子,可添加掩蔽劑(如 EDTA),通過絡合反應消除其干擾。對于有機物含量較高的樣品,可能需要進行消解處理,將有機氮轉化為無機氮,確保檢測結果能真實反映總氨氮水平。此外,若樣品濃度超出測定儀的檢測范圍,需進行稀釋或濃縮處理,稀釋時應使用無氨蒸餾水,并確保稀釋倍數準確,避免引入誤差。 總之,樣品處理的每個環節都需嚴格遵循操作規范,通過科學的采集、保存和預處理方法,最大限度減少干擾因素,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為氨氮污染監測與評估提供有效數據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