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D(化學需氧量)和氨氮作為衡量水體污染程度的的重要指標,COD氨氮測定儀在水質監測、污水處理等領域發揮著關鍵作用。規范儀器的技術標準和操作流程,對獲取準確可靠的監測數據、保障水環境管理決策至關重要。以下將詳細介紹COD氨氮測定儀的技術規范和操作要點。 一、技術規范 1、測量原理與技術指標:COD測定儀常見的測量原理有重鉻酸鉀消解分光光度法、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等。重鉻酸鉀在強酸性溶液中,將水樣中的還原性物質氧化,通過測定消耗重鉻酸鉀的量來計算COD值;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則通過高溫高壓消解樣品,利用分光光度法測定反應后溶液吸光度,進而得出COD濃度。氨氮測定儀多采用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水楊酸-次氯酸鹽分光光度法等,納氏試劑與氨氮反應生成黃棕色絡合物,通過測定絡合物吸光度計算氨氮含量。 儀器的技術指標決定其測量性能,如COD測定儀的測量范圍通常為5-10000mg/L,檢測限可達5mg/L,測量誤差應控制在±5%以內;氨氮測定儀測量范圍一般在0.02-100mg/L,檢測限低至0.02mg/L,測量誤差不超過±10%。同時,儀器的重復性、穩定性等指標也需符合相關國家標準和行業規范。 2、儀器校準規范:儀器校準是保證測量準確性的關鍵環節。校準前,需準備符合國家標準的COD和氨氮標準溶液,標準溶液濃度應涵蓋儀器測量范圍。校準過程中,按照儀器操作手冊,使用標準溶液對儀器進行零點校準和量程校準。零點校準使用超純水或空白溶液,調整儀器使其讀數為零;量程校準則使用不同濃度的標準溶液,繪制校準曲線,確保儀器測量值與標準值的偏差在允許范圍內。對于在線COD氨氮測定儀,應定期進行自動校準,建議每天至少校準一次零點和量程;實驗室臺式儀器,每周至少校準一次,以保證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3、儀器性能要求:COD氨氮測定儀應具備良好的抗干擾能力,能有效排除水體中其他物質對測量結果的干擾。例如,對于COD測定,需減少氯離子等還原性物質的干擾,可通過添加硫酸汞掩蔽劑等方式消除;氨氮測定時,要避免金屬離子、有機物等對納氏試劑反應的干擾。同時,儀器應具備穩定的電路系統和光學系統,確保長時間運行時測量信號穩定,減少因儀器自身性能波動產生的誤差。此外,儀器還應具備數據存儲和傳輸功能,能夠保存至少1年以上的測量數據,并支持通過網絡、USB等方式將數據傳輸至計算機或監控平臺。 二、操作要點 1、操作前準備:操作前,操作人員需經過專業培訓,熟悉儀器的工作原理、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項。檢查儀器各部件是否完好,連接是否正確,確保電源電壓與儀器額定電壓相符。準備好所需的試劑,包括COD消解液、氨氮顯色劑、標準溶液等,檢查試劑是否在有效期內,有無變質現象。同時,準備好干凈的采樣器具、比色皿等,并用超純水清洗干凈,避免因器具污染影響測量結果。 2、樣品測量操作:采集水樣時,應確保水樣具有代表性,避免采集到含大量懸浮物或分層的水樣。若水樣中懸浮物較多,需進行過濾處理,但要注意過濾過程不能改變水樣中COD和氨氮的含量。將處理后的水樣準確吸取一定體積,分別放入COD和氨氮測量的反應容器中。按照儀器操作步驟,依次加入相應的試劑,進行消解、顯色等反應。反應完成后,將反應液轉移至比色皿中,放入儀器測量池進行測量。測量過程中,要注意比色皿的清潔,避免指紋、污漬等影響測量吸光度。每個樣品應至少測量兩次,取平均值作為測量結果,以提高測量準確性。 3、操作后維護:測量完成后,及時清洗反應容器、比色皿等器具,避免殘留試劑腐蝕器具。對于COD測定儀,若使用了重鉻酸鉀等強氧化性試劑,需用稀硫酸和蒸餾水多次沖洗,確保清洗干凈。定期檢查儀器內部管路是否堵塞、老化,及時清理堵塞物,更換老化管路。對儀器的光學系統、電路系統進行檢查,確保儀器性能正常。同時,做好儀器使用記錄,包括測量時間、樣品信息、測量結果、儀器運行狀態等,以便后續查詢和追溯。 三、結語 COD氨氮測定儀的技術規范和操作要點貫穿儀器使用的全過程。嚴格遵循技術規范,規范操作流程,不僅能保證測量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還能延長儀器使用壽命,為水環境監測和污染治理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