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環境監測和水質分析領域,便攜式COD測定儀因具備快速、便捷的檢測優勢,被廣泛應用于現場水質監測工作。然而,為確保其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定期校驗必不可少。但在校驗過程中,可能會遭遇一系列問題,影響校驗效果與儀器后續使用。 一、儀器自身相關問題 1、硬件故障與老化:便攜式COD測定儀經過長期使用,內部零部件可能出現磨損、老化。例如,光源燈的發光強度會隨使用時間逐漸衰減,導致檢測時光信號不穩定,影響比色測量的準確性。光電檢測器靈敏度下降,也無法精準捕捉反應后的顏色變化,使測量結果產生偏差。此外,電路板上的電子元件可能因受潮、過熱等原因出現故障,導致儀器信號傳輸異常,影響校驗的準確性。 2、儀器校準參數漂移:儀器在正常使用過程中,其校準參數可能會發生漂移。這可能是由于儀器內部傳感器性能不穩定,或者環境因素(如溫度、濕度變化)對儀器產生影響。例如,溫度變化可能導致比色皿的折射率發生變化,從而影響光信號的傳輸和檢測。若未及時發現并重新校準參數,在校驗時就會依據錯誤的參數進行測量,導致校驗結果不準確。 二、試劑與標準物質問題 1、試劑質量不穩定:試劑是COD測定的關鍵因素,其質量直接影響測量結果。部分試劑可能因生產工藝不佳或保存條件不當,導致純度不足或活性降低。例如,氧化劑的有效成分含量不穩定,在反應過程中無法完全氧化水樣中的有機物,使測量結果偏低。指示劑的質量問題也可能導致顏色變化不明顯或出現異常,影響比色判斷。 2、標準物質不準確:標準物質用于校驗儀器的準確性,若其濃度不準確或不穩定,校驗結果將失去參考價值。標準物質可能因儲存時間過長、保存條件不符合要求(如光照、受潮)而發生變質。例如,標準溶液的濃度可能因揮發、化學反應等原因發生變化,導致校驗時儀器讀數與標準值不符,無法準確評估儀器的測量性能。 三、校驗操作相關問題 1、操作人員技能不足:校驗工作需要操作人員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如果操作人員對校驗流程不熟悉,可能在取樣、加試劑、操作儀器等環節出現失誤。例如,取樣量不準確會影響反應的進行和測量結果;加試劑的順序或量錯誤,可能導致反應不完全或產生副反應。此外,操作人員對儀器參數設置不當,也會使校驗結果偏離真實值。 2、校驗環境不符合要求:便攜式COD測定儀的校驗對環境條件有一定要求。溫度、濕度、光照等因素都可能影響儀器的性能和測量結果。例如,高溫環境可能導致儀器內部元件性能變化,影響測量精度;濕度過大可能使試劑受潮,影響反應效果;強光直射可能干擾比色測量。若校驗環境不符合要求,校驗結果的可靠性將大打折扣。 3、校驗方法選擇不當:不同的便攜式COD測定儀可能適用于不同的校驗方法,若選擇不當,會影響校驗效果。例如,對于某些高精度儀器,采用簡單的比對法可能無法準確評估其性能,需要采用更精確的校準方法,如標準曲線法。此外,校驗過程中未嚴格按照標準方法進行操作,如反應時間不足、消解溫度不準確等,也會導致校驗結果不準確。 四、數據記錄與處理問題 1、數據記錄不完整或不準確:在校驗過程中,需要記錄大量的數據,如儀器讀數、標準物質濃度、環境條件等。如果數據記錄不完整,如遺漏關鍵數據,將無法對校驗結果進行全面分析。數據記錄不準確,如讀數錯誤、記錄錯誤,也會使后續的數據處理和評估出現偏差。 2、數據處理方法錯誤:對校驗數據的處理需要遵循科學的方法和標準。如果數據處理方法錯誤,如未對異常數據進行合理處理、計算誤差時方法不當等,會導致校驗結果評估不準確。例如,在計算相對誤差時,若公式使用錯誤,將無法正確判斷儀器是否符合精度要求。 五、結語 便攜式COD測定儀校驗過程中可能存在儀器自身、試劑、操作、數據記錄與處理等多方面的問題。為確保校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需要操作人員具備專業知識和技能,嚴格按照標準流程進行操作,并注意儀器和試劑的維護與管理。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便攜式COD測定儀在現場水質監測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