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需氧量(COD)是衡量水體受有機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標,COD測定儀則是準確測定這一指標的關鍵設備。為確保測定結果的準確性、儀器的正常運行以及操作人員的安全,在操作COD測定儀時需嚴格遵守一系列規則。 一、操作前準備規則 1、儀器檢查:在開啟COD測定儀之前,必須進行全面的儀器檢查。查看儀器外觀是否有損壞,如外殼破裂、顯示屏劃痕等;檢查儀器的連接線是否松動或破損,確保電源線、數據線等連接穩固;檢查儀器的各個部件,如比色皿架、光源等是否安裝到位且能正常活動。若發現儀器存在任何異常,應及時聯系專業維修人員進行檢修,切勿強行操作,以免造成更嚴重的損壞或引發安全事故。 2、試劑準備:試劑的質量和準確性直接影響測定結果。操作人員應嚴格按照試劑說明書的要求準備試劑,確保試劑的純度和濃度符合標準。在配制試劑時,要使用準確的量具,如移液管、容量瓶等,并注意試劑的保存條件,如避光、冷藏等。對于過期或變質的試劑,應及時丟棄,不得繼續使用。同時,要記錄好試劑的配制日期、有效期等信息,以便于管理和追溯。 3、環境要求:COD測定儀對操作環境有一定的要求。儀器應放置在干燥、通風、無強光直射的地方,避免陽光直射導致儀器內部溫度升高,影響測定結果的準確性。操作環境的溫度和濕度應控制在儀器規定的范圍內,一般來說,溫度應在15 - 30℃之間,相對濕度應在30% - 80%之間。此外,操作環境應遠離強電磁場干擾源,以免影響儀器的正常工作。 二、操作過程規則 1、樣品處理:在測定水樣之前,需要對水樣進行適當的處理。如果水樣中含有懸浮物或雜質,應先進行過濾處理,以避免這些物質干擾測定結果。過濾時要選擇合適的濾膜,并確保過濾過程不會引入新的污染物。對于一些特殊的水樣,如高鹽度水樣、高色度水樣等,可能需要進行預處理,如稀釋、消解等,具體操作方法應參考相關的標準或方法。 
2、操作步驟:嚴格按照COD測定儀的操作說明書進行操作。在添加試劑和水樣時,要注意添加的順序和量,避免出現錯誤。例如,在消解過程中,要準確控制消解時間和溫度,確保有機物能夠充分氧化。在比色測定時,要將比色皿擦拭干凈,避免指紋、污漬等影響光的透過率。同時,要注意觀察儀器的顯示信息,如出現異常提示或錯誤代碼,應及時停止操作,查找原因并解決問題。 3、安全防護:操作COD測定儀時,涉及到一些化學試劑和高溫消解過程,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操作人員應佩戴必要的防護用品,如手套、護目鏡等,避免試劑與皮膚和眼睛直接接觸。在消解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防止消解液噴濺傷人。同時,要注意儀器的通風情況,避免有害氣體在操作環境中積聚。 三、操作后維護規則 1、儀器清潔:測定完成后,應及時對COD測定儀進行清潔。用干凈的軟布擦拭儀器的外殼和比色皿架,去除表面的污漬和灰塵。對于比色皿,要用專用的清洗劑清洗干凈,然后用去離子水沖洗多次,晾干后妥善保存。 2、數據記錄與保存:準確記錄測定過程中的各項數據,如水樣編號、測定時間、試劑用量、測定結果等。這些數據對于后續的數據分析和質量控制非常重要。同時,要將測定數據及時保存到計算機或其他存儲設備中,以便于查詢和管理。 3、儀器關機與存放:按照操作說明書的要求正確關閉COD測定儀,拔掉電源插頭。將儀器存放在干燥、通風的地方,避免儀器受潮或受到其他損壞。定期對儀器進行維護和保養,如更換光源、校準儀器等,以確保儀器的性能始終處于良好狀態。 四、結論 操作COD測定儀的每一個環節都緊密相連,從操作前的細致準備,到操作過程中的嚴格遵循步驟與安全防護,再到操作后的妥善維護,每一步都關乎著測定結果的精準性、儀器的使用壽命以及操作人員的安全。嚴格遵守這些規則,不僅能讓我們獲取可靠的水質數據,為環境監測和水污染治理提供有力支持,還能保障儀器在長期使用中保持穩定的性能,減少故障發生的概率,同時也能有效避免操作人員因不當操作而受到傷害。因此,每一位操作人員都應將規則牢記于心,以嚴謹、負責的態度對待COD測定儀的操作,共同為守護水環境質量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