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式重金屬鎳測定儀檢測試劑是保障鎳離子濃度精準測定的核心耗材,其成分復雜且部分試劑具有穩定性差、腐蝕性或毒性等特點,需通過系統化的保存管理措施,維持試劑活性與純度,避免因保存不當導致試劑變質、失效,進而影響檢測數據準確性與實驗安全。 一、按試劑特性分類保存 需先梳理檢測試劑的成分與化學性質,根據特性分類存放:對于易氧化的還原性試劑(如某些顯色劑、還原劑),需隔絕空氣密封保存,必要時加入保護劑或填充惰性氣體;對于易吸潮、風化的試劑(如部分鹽類標準試劑),需置于干燥器中,使用變色硅膠等干燥劑控制濕度;對于強腐蝕性試劑(如酸類、堿類試劑),需選用耐腐材質容器(如聚四氟乙烯、玻璃容器),并單獨存放于耐腐蝕試劑柜,避免與其他試劑接觸發生反應;對于劇毒或易制毒試劑,需嚴格遵循危險品管理規定,存放于雙人雙鎖的專用試劑柜,建立領用登記制度,確保全程可追溯。 二、精準控制存儲環境 溫度方面,需根據試劑要求設定存儲溫度:常溫試劑(15-25℃)可置于通風陰涼的試劑柜,避免陽光直射或靠近熱源(如暖氣、儀器散熱口);低溫試劑(2-8℃)需放入專用冷藏柜,嚴禁冷凍,防止試劑結冰破壞成分;需冷凍保存的試劑(-18℃以下)則需使用冷凍柜,且解凍后需一次性使用,避免反復凍融導致試劑失效。濕度方面,整體試劑存儲區域需配備濕度計與除濕設備,將濕度控制在 40%-60%,防止高濕環境導致試劑吸潮結塊或標簽脫落。此外,存儲環境需保持清潔,定期清理灰塵,避免雜質污染試劑。 三、規范取用操作 取用試劑前需清潔雙手或佩戴無粉手套,避免手部汗液、油脂污染試劑;開啟試劑容器時需輕緩操作,防止試劑飛濺或容器破損;取用液體試劑時,需使用專用移液器具,嚴禁將共用移液管直接伸入試劑瓶,避免交叉污染;取用固體試劑時,需使用潔凈的藥勺,且藥勺專用,不可混用。每次取用后需立即密封試劑容器,檢查瓶蓋是否擰緊、瓶塞是否密封,防止試劑揮發、吸潮或與空氣接觸發生變質。同時,取用過程中需避免試劑灑漏,若發生灑漏需及時按規范清理,不可隨意擦拭或丟棄。 四、嚴格管理有效期與狀態 需為每類試劑建立存儲臺賬,記錄試劑名稱、規格、生產批次、有效期、入庫時間及存儲位置,定期(如每月)核查試劑狀態:查看試劑外觀是否出現變色、渾濁、沉淀、結塊等異常,檢查標簽是否清晰完整,確認有效期是否臨近。對于有效期不足 3 個月的試劑,需單獨標記并優先使用;超過有效期或狀態異常的試劑,需立即隔離存放,并按危廢處理規定妥善處置,不可繼續使用。此外,開封后的試劑需在標簽上標注開封日期,部分試劑開封后有效期會縮短(如某些顯色劑),需根據說明書要求確定使用期限,避免因開封后長期存放導致試劑失效。 五、強化安全防護與應急處理 試劑存儲區域需張貼明顯的安全警示標識(如 “腐蝕性試劑”“劇毒試劑”),配備應急防護用品(如防化手套、護目鏡、洗眼器、緊急噴淋裝置),且應急設備需定期檢查,確保完好可用。存儲過程中需避免試劑容器傾倒、碰撞,防止試劑泄漏;若發生試劑泄漏,需立即啟動應急處理流程:穿戴防護用品后,用專用吸附材料(如活性炭、吸附棉)清理泄漏物,避免泄漏物擴散,清理后的廢棄物需按危廢標準處理。同時,存儲區域需嚴禁煙火,遠離火源與易燃物品,防止因試劑特性引發安全事故,確保試劑存儲全程安全可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