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式重金屬銀測定儀通過特定試劑與水樣中銀離子的化學反應實現定量檢測,其使用需遵循標準化流程,覆蓋前期準備、樣品處理、儀器操作及結果處理,以保障檢測數據的準確性與操作安全性,適用于水質監測、環境分析等場景。 使用前的準備工作是基礎,需從儀器、試劑、耗材三方面做好保障。首先,檢查儀器狀態,將儀器接通電源并按說明書要求完成預熱,確保顯示屏無故障代碼、光學檢測模塊清潔無污漬(若有灰塵需用專用擦拭布輕擦),同時確認儀器已完成近期校準(若校準周期過期,需先按校準流程完成校準)。其次,準備配套試劑,包括銀離子顯色劑、掩蔽劑、催化劑及標準校準液,核對試劑有效期與儲存條件(如避光、低溫儲存的試劑需提前取出回溫至室溫),避免因試劑變質影響檢測結果。最后,準備專用耗材,如比色管、移液槍、一次性手套等,確保比色管潔凈無劃痕、移液槍量程適配,同時佩戴手套做好個人防護,防止試劑接觸皮膚。 樣品處理與試劑添加需嚴格遵循操作規范。第一步是樣品預處理,若水樣渾濁或含有懸浮物,需通過過濾或離心方式去除雜質,避免干擾后續顯色反應;若水樣 pH 值超出試劑適配范圍,需用酸堿調節劑將 pH 值調節至規定區間(參照試劑說明書)。第二步是試劑添加,使用移液槍準確量取規定體積的處理后水樣注入比色管,按順序加入掩蔽劑、催化劑,輕輕搖勻后靜置片刻(確保掩蔽劑充分消除干擾離子),再加入顯色劑,再次搖勻后放入恒溫反應模塊(若儀器配備),按要求控制反應溫度與時間,確保銀離子與顯色劑充分反應生成穩定有色產物。 儀器檢測與結果處理是核心環節。首先,將反應完成的比色管外壁擦拭干凈(避免殘留液體或指紋影響光路),平穩放入儀器比色槽中,確保放置位置與儀器定位標識對齊。其次,在儀器操作界面選擇 “重金屬銀檢測” 模式,確認檢測波長、反應時間等參數與試劑要求一致,啟動檢測程序。儀器會自動完成光信號采集、電信號轉換與數據計算,待檢測結束后,顯示屏會顯示銀離子濃度數值及對應單位(如 mg/L、μg/L)。最后,進行結果驗證與記錄,若需確認準確性,可檢測平行樣或質控樣品,確保結果偏差在允許范圍內;同時詳細記錄檢測信息,包括樣品編號、檢測日期、試劑批次、儀器參數及檢測結果,建立檢測檔案。檢測結束后,關閉儀器電源,清理比色管與操作臺,將剩余試劑按規定條件儲存,完成整個使用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