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溶解氧快速測定儀通過便捷的檢測原理,快速獲取水體中溶解氧含量,廣泛用于水產養殖、水質監測、污水處理等場景。其操作方式因檢測原理不同(主流為電極法、比色法)存在差異,但核心均圍繞“快速、準確”設計,無需復雜步驟。以下梳理兩種常見的簡單操作方式,及通用的操作要點,幫助操作人員快速上手。 一、電極法操作方式 電極法溶解氧快速測定儀通過電極與水體中溶解氧反應產生信號,直接顯示數值,操作步驟少、耗時短,是現場檢測的常用方式,具體流程如下: 1、操作前準備 電極活化與校準:新電極或長期閑置的電極,需提前在飽和溶解氧水中浸泡(如曝氣后的純水)活化1-2小時;開機后按儀器提示進行校準,通常選擇“空氣校準”(將電極置于空氣中,避免陽光直射,儀器自動識別空氣中的氧含量完成校準),校準完成后屏幕顯示“校準合格”。 水樣準備:采集水樣時,確保采樣瓶裝滿(無氣泡),若水樣溫度與環境溫差大,需將水樣靜置至與環境溫度接近(避免溫度影響檢測值);若水樣含大量懸浮物(如泥沙、藻類),可輕輕攪拌均勻,無需過濾(電極法可耐受少量懸浮物)。 2、現場檢測步驟 開機與設置:打開儀器電源,選擇“溶解氧檢測”模式,部分儀器可自動識別溫度并開啟溫度補償(無需手動設置),若需手動選擇單位(如mg/L、%飽和度),按按鍵切換至所需單位。 放入電極檢測:將活化后的電極緩慢插入水樣中(電極探頭完全浸沒,避免觸碰瓶底或瓶壁),輕輕晃動電極10-20秒(讓電極充分接觸水樣,排除探頭表面氣泡),等待屏幕數值穩定(通常30秒-1分鐘,數值不再跳動)。 讀取與記錄:數值穩定后,直接讀取屏幕顯示的溶解氧值,記錄數據;檢測完成后,用純水沖洗電極探頭,擦干后放回電極保護套,關閉儀器電源。 
二、比色法操作方式 比色法溶解氧快速測定儀通過試劑與溶解氧反應生成特定顏色,對比色卡或儀器內置標準色階得出結果,操作依賴試劑配合,步驟稍多于電極法,但仍簡單易操作: 1、操作前準備 試劑與器具檢查:確認比色管、試劑(如溶解氧檢測試劑A、B)在有效期內,試劑無渾濁、變色;準備干凈的移液管(用于量取水樣)、擦鏡紙(擦拭比色管外壁)。 水樣采集:用專用采樣管采集水樣,確保水樣無氣泡,若水樣含懸浮物,需用定性濾紙過濾(棄去初始濾液5毫升),取澄清濾液用于檢測。 2、現場檢測步驟 量取水樣與加試劑:用移液管量取定量水樣(如50毫升),倒入儀器配套比色管中;先加入試劑A,蓋緊比色管蓋子搖勻(約10秒),放置1-2分鐘(讓試劑充分反應);再加入試劑B,再次搖勻,放置5分鐘(反應生成穩定顏色)。 比色與讀數:若為目視比色型,將比色管與儀器自帶色卡對齊,在自然光下(避免強光直射)觀察比色管內顏色,找到與顏色最接近的色階,對應的數值即為溶解氧含量;若為儀器比色型,將比色管放入儀器檢測艙,關閉艙門,儀器自動對比顏色并顯示數值,直接讀取記錄。 后續處理:檢測完成后,將比色管內廢液倒入專用收集桶(不可直接排放),用純水清洗比色管3次,晾干備用;剩余試劑密封后按要求儲存(如避光、冷藏)。 三、通用操作注意事項 無論選擇哪種操作方式,均需注意以下要點,避免操作失誤導致數據偏差: 1、避免氣泡干擾:電極法中,電極插入水樣時若帶入氣泡,需輕輕晃動排出(氣泡會導致檢測值偏低);比色法中,加試劑搖勻時避免劇烈搖晃產生大量氣泡(氣泡會遮擋顏色,影響比色判斷),若產生氣泡,可靜置片刻待氣泡消散后再比色。 2、控制溫度影響:溶解氧含量與溫度密切相關,若水樣溫度與校準溫度差異大(如夏季水樣溫度高于25℃),需確保儀器開啟溫度補償功能(電極法儀器多自帶該功能,比色法可參考溫度校正表調整結果),避免溫度導致的檢測偏差。 3、保持清潔:電極法中,電極探頭需定期清潔(用軟布擦拭探頭表面,去除附著的污物、藻類),避免污染影響反應;比色法中,比色管外壁需用擦鏡紙擦凈(無指紋、水漬),防止光線折射干擾比色。 4、及時記錄與維護:檢測完成后立即記錄數據(包括檢測時間、水樣來源、溫度),避免遺忘;長期不用儀器時,電極法需將電極浸泡在專用保護液中(按說明書要求),比色法需將試劑密封儲存,防止試劑失效。 四、結語 溶解氧快速測定儀的操作方式以“簡單、高效”為核心,電極法無需試劑、一步檢測,適合快速連續監測;比色法依賴試劑配合、操作稍繁,但成本較低,適合批量水樣檢測。操作人員只需掌握對應流程,注意避免氣泡、溫度等干擾因素,即可快速獲取準確的溶解氧數據,滿足水產養殖、水質監測等場景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