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式重金屬鐵測定儀是環境監測、食品檢測、工業水質分析等領域測定鐵離子含量的核心設備,其操作流程的規范性直接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與可靠性。操作人員需嚴格遵循全流程操作要點,確保檢測工作有序開展。 一、檢測前準備是基礎環節 首先需檢查儀器狀態,確認電源線、數據線連接牢固,開機后觀察顯示屏是否正常顯示,無報錯信息;同時核查光學系統,確保比色皿槽清潔無雜質、光路通道無遮擋。其次需準備試劑與耗材,選用符合國家標準的鐵檢測專用試劑,核對試劑有效期,確保儲存條件符合要求(通常需避光冷藏);準備潔凈的比色皿、移液管、容量瓶等耗材,使用前用蒸餾水潤洗 2-3 次,避免交叉污染。此外,需調節檢測環境,保持室溫在 20-25℃,相對濕度 45%-65%,避免強光直射與電磁干擾,為檢測提供穩定環境。 二、樣品處理需嚴格把控 樣品采集后應盡快檢測,若需儲存,需按標準要求添加防腐劑(如硝酸)調節 pH 值,防止鐵離子沉淀或氧化;對于渾濁樣品,需采用 0.45μm 濾膜過濾,去除懸浮物,確保濾液澄清;若樣品中鐵離子濃度超出儀器檢測量程,需用無鐵蒸餾水按比例稀釋,稀釋過程中確保移液準確,記錄稀釋倍數,避免因稀釋操作失誤導致結果偏差。同時,需制備空白溶液,選用與樣品基體一致的無鐵溶液,用于儀器零點校準。 三、儀器操作需遵循規范流程 開機后按儀器說明書要求預熱 30 分鐘以上,待光學系統穩定后進行零點校準,將空白溶液注入比色皿,擦干外壁水珠,放入比色皿槽,啟動零點校準程序,待校準完成且顯示正常后,方可進行樣品檢測。檢測時,將處理后的樣品溶液注入比色皿,加入指定劑量的檢測試劑,按要求搖勻并靜置反應(反應時間需嚴格遵循試劑說明書),隨后放入比色皿槽,啟動檢測程序,儀器將自動讀取吸光度并計算鐵離子濃度。檢測過程中需避免觸碰比色皿透光面,防止影響檢測結果。 四、數據處理與后續維護不可忽視 檢測完成后,需記錄儀器顯示的鐵離子濃度、檢測時間、環境參數(溫度、濕度)、試劑批次及稀釋倍數,若為稀釋樣品,需根據稀釋倍數計算實際濃度,確保數據記錄完整可追溯。同時,及時清潔儀器與耗材,比色皿用蒸餾水沖洗干凈后晾干存放,比色皿槽用無塵布蘸取無水乙醇擦拭,去除殘留試劑;關閉儀器電源,整理試劑與耗材,做好設備使用記錄,為下次檢測做好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