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氮測定儀的空白校準是保障檢測準確性的基礎操作,通過消除試劑本底、儀器基線及環境因素的干擾,為樣品檢測建立零濃度基準,其操作流程需嚴格遵循標準化步驟。 
校準前的準備工作需確保環境與設備狀態達標。實驗室溫度需控制在儀器規定范圍,避免溫度劇烈波動影響試劑穩定性與光學系統性能。儀器需提前完成預熱,確保光源、檢測器及電路系統達到熱平衡,預熱時間按說明書要求執行,通常不少于規定時長。準備符合標準的無氨純水,其氨氮濃度需低于儀器檢測下限,避免引入空白干擾,同時檢查所用試劑的有效期與外觀,確保無變質、沉淀或渾濁現象,若試劑異常需及時更換。 空白溶液的制備需嚴格遵循配比要求。按與樣品檢測相同的試劑添加順序與劑量,向無氨純水中加入顯色劑、掩蔽劑等試劑,使用經校準的移液設備量取試劑,確保體積精度。添加試劑后需充分混勻,可通過輕輕顛倒容器或使用渦旋混合器實現,避免劇烈震蕩產生氣泡,影響后續光學檢測。混勻后的空白溶液需按規定時間靜置,完成顯色反應,靜置過程中避免陽光直射或環境溫度變化過大,確保反應條件與樣品檢測一致。 儀器操作設置需匹配空白校準模式。開機后進入校準菜單,選擇空白校準功能,部分儀器需手動輸入空白溶液的理論濃度(通常為零)。將盛有空白溶液的比色皿外壁擦拭干凈,去除指紋、水漬等雜物,避免影響透光性,比色皿放置時需對準光路標記,確保每次放置位置一致,減少系統誤差。關閉儀器測量艙蓋,防止外界光線干擾,啟動校準程序,儀器將自動測量空白溶液的吸光度值。 校準過程的質量控制需同步進行。單次空白校準完成后,需重復測量 2-3 次,計算多次測量結果的相對標準偏差,若偏差超過允許范圍,需重新制備空白溶液并再次校準,排查是否因試劑添加誤差或儀器波動導致偏差。若多次校準結果仍不穩定,需檢查儀器光學系統,清潔比色皿槽或更換光源,確保硬件狀態正常。校準過程中需記錄每次測量的吸光度值,作為儀器狀態追溯的依據。 校準參數的確認與保存是關鍵環節。儀器完成空白校準后,會自動計算并更新空白校正值,操作人員需查看校準報告,確認空白吸光度值在正常范圍內,若超出儀器規定的空白上限,需分析原因,可能是試劑污染、純水質量不達標或儀器故障,排除問題后重新校準。確認校準結果有效后,按儀器提示保存校準參數,部分儀器需輸入操作人員信息與校準時間,形成可追溯的校準記錄,保存后儀器將以新的空白值為基準進行樣品檢測。 校準后的驗證操作不可忽視。空白校準完成后,需使用已知濃度的標準溶液進行驗證,測量結果與標準值的偏差需在允許誤差范圍內,確保空白校準有效。若驗證結果超標,需重新檢查空白溶液制備過程與儀器設置,必要時重新進行空白校準。同時,需清理實驗臺面,妥善處理廢棄空白溶液,清洗所用器皿,避免殘留試劑污染后續實驗。 通過嚴格執行上述操作流程,可確保氨氮測定儀的空白校準準確有效,最大限度降低系統誤差,為氨氮濃度檢測提供可靠的基準,保障檢測數據的準確性與重復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