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便攜式余氯快速測定儀的水樣檢測需遵循標準化流程,通過規范操作減少誤差,確保檢測結果的時效性與準確性。整個過程需結合設備便攜特性與試劑反應要求,分階段完成各項操作。 一、檢測前的準備工作 需檢查設備狀態,確認電量充足,開機后完成自檢程序,確保顯示屏、檢測光路等核心部件正常運行。核對所用試劑的有效期與儲存條件,確認試劑未出現變質、沉淀或變色等異常情況,按要求提前將試劑恢復至室溫,避免溫度波動影響反應效率。準備專用采樣容器與移液工具,確保容器潔凈無殘留,移液工具經過校準且量程匹配檢測需求,同時備好去離子水用于操作過程中的清潔。 二、水樣采集環節 采樣時應直接取目標水體,避免通過容器轉移造成污染,采樣量需滿足檢測需求,通常為反應容器的額定容積。采集后需立即密封容器,減少水樣與空氣的接觸時間,防止余氯因揮發或氧化發生濃度變化。若無法即時檢測,需按規定條件儲存,并在檢測前記錄儲存時間與環境參數,評估對檢測結果的潛在影響。 三、試劑添加環節 根據水樣體積與檢測量程,使用移液工具精準量取對應劑量的試劑,緩慢加入水樣中,避免試劑濺出。添加后需立即蓋緊反應容器,通過顛倒、振蕩等方式充分混勻,確保試劑與水樣完全接觸反應。振蕩過程中需控制力度,防止液體溢出,同時記錄反應開始時間,嚴格遵守試劑說明書規定的反應時長,確保反應充分且不過度。 四、儀器檢測操作步驟 反應達到規定時間后,擦凈反應容器外壁的污漬與水珠,避免影響光路檢測。將容器平穩放入設備檢測位,確保定位準確,蓋好防護蓋以消除外界光線干擾。在設備界面選擇對應檢測模式,啟動檢測程序,等待儀器自動完成光學信號采集與數據處理。檢測過程中需保持設備穩定,避免震動或移動,防止檢測中斷或數據偏差。 五、結果記錄與設備整理 檢測完成后,及時記錄儀器顯示的余氯濃度值,同時標注檢測時間、水樣信息及環境條件。若對結果存疑,可重復檢測 2-3 次,取平均值作為最終結果。檢測結束后,立即倒空反應容器,用去離子水反復沖洗,去除殘留試劑與水樣,晾干后妥善收納。設備需關閉電源,清理表面污漬,按規定存放于便攜箱中,確保下次使用時狀態完好。 整個檢測流程需緊湊銜接,尤其注意試劑反應時間與操作連貫性,通過標準化操作最大限度降低外界因素對結果的干擾,充分發揮便攜式設備的快速檢測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