濁度測定儀通過檢測水體對光線的散射或透射程度來衡量渾濁度,是水質監測中的常用設備。其檢測精度與儀器狀態密切相關,科學的維護保養能有效減少故障、延長使用壽命,確保長期穩定輸出可靠數據。維護保養需覆蓋日常清潔、定期校準、部件檢查等多個環節,結合儀器結構和工作原理制定針對性措施。 一、光學部件的清潔保養 光學系統是濁度測定儀的核心,鏡片清潔直接影響檢測精度。日常使用后,需及時清潔樣品池和檢測窗口:樣品池每次使用后用蒸餾水沖洗3-4次,若內壁有污漬(如有機物殘留),可蘸取少量中性洗滌劑輕輕擦拭,再用蒸餾水沖凈,避免使用酒精、丙酮等腐蝕性溶劑,防止池體透光率下降。清潔后將樣品池倒置在濾紙上晾干,不可用紙巾或抹布擦拭內壁,防止殘留纖維污染。 檢測窗口(包括光源發射端和接收端鏡片)需每周檢查一次,若發現指紋、灰塵或水汽凝結,用專用鏡頭紙按順時針方向輕輕擦拭,動作要輕柔,避免劃傷鏡片。對于頑固污漬(如干涸的樣品殘留),可將鏡頭紙蘸少量蒸餾水濕潤后擦拭,切勿直接用手接觸鏡片,操作時最好佩戴無粉手套,防止油脂污染。 部分便攜式儀器的傳感器探頭需浸入水體檢測,每次使用后應立即用清水沖洗,去除表面附著的懸浮物或藻類,若有生物膜形成,可用軟毛刷輕輕刷洗,再用蒸餾水沖洗干凈。長期不用時,需在探頭表面套上保護套,防止落塵或磕碰。 二、定期校準與性能驗證 校準是保證檢測準確性的關鍵,需按固定周期進行。基礎校準包括零點校準和跨度校準:零點校準每月一次,使用經0.2μm濾膜過濾的蒸餾水或專用零濁度水,確保水樣無任何懸浮物;跨度校準每3個月一次,選用與常用檢測范圍匹配的標準濁度溶液(如100NTU、400NTU),按儀器說明書步驟完成校準,校準前需將標準溶液室溫放置30分鐘,避免溫度差異導致濃度偏差。 校準過程中若發現偏差超過允許范圍(通常±5%),需重新檢查校準液是否失效、操作步驟是否規范,必要時進行多點校準。每次校準后需記錄校準時間、標準溶液信息和偏差值,建立校準檔案,便于追溯儀器性能變化趨勢。此外,每半年需用質控樣品驗證校準效果,若質控結果超出誤差范圍,需重新校準并排查原因。 對于在線式濁度儀,除定期校準外,還需每月進行一次實際水樣比對,采集同一水樣用實驗室臺式機和在線儀同時檢測,偏差過大時需及時調整在線儀參數,確保與實驗室數據一致性。 三、機械與電路系統的維護 儀器的機械結構和電路部分需定期檢查,預防故障。樣品池架需每月清潔一次,去除殘留的水樣或灰塵,檢查定位是否準確,若樣品池放置不穩,會導致光路偏移,需調整支架螺絲確保穩固。自動進樣系統的管路每周需用蒸餾水沖洗一次,防止殘留樣品堵塞管路或滋生微生物,若發現管路中有氣泡,可通過手動排液功能將氣泡排出。 電路系統維護重點在于防潮、防腐蝕。儀器主機應放置在干燥通風處,環境濕度控制在30%-70%,避免在潮濕環境中長期使用,防止內部電路受潮短路。定期檢查電源線和數據線接口,若有松動或氧化跡象,用干布擦拭接口,確保連接緊密。對于帶有電池的便攜式儀器,需每月充電一次,避免電池長期虧電導致容量衰減,長期不用時應將電池電量保持在50%左右,并存放在陰涼干燥處。 在線式儀器的接線盒和電纜需每季度檢查一次,查看密封是否完好,有無進水或腐蝕痕跡,電纜外皮是否破損,若發現問題需及時更換密封件或電纜,防止雨水滲入損壞電路。 四、耗材更換與備件管理 易損耗材需及時更換,避免影響儀器性能。樣品池若出現裂紋、劃痕或透光率下降,需立即更換,建議備用2-3個同型號樣品池,防止突發損壞影響檢測。標準濁度溶液需按保質期使用,開封后應避光冷藏保存,且使用周期不超過3個月,每次取用后需立即蓋緊瓶蓋,防止污染或蒸發導致濃度變化。 濾膜是制備零濁度水的關鍵,需選用質量可靠的0.2μm混合纖維素濾膜,每次使用前檢查濾膜是否完好,過濾時若發現濾液渾濁,需重新過濾。濾膜過濾器每周需用高壓蒸汽滅菌或用75%酒精消毒一次,防止微生物污染。 建立備件清單,備用常用部件如保險絲、密封圈、接口插頭等,發現部件老化或損壞時及時更換。更換保險絲時需確認規格與原裝一致,不可用大容量保險絲替代,避免電路過載時無法起到保護作用。 五、存放與閑置期保養 短期不用(1-2周)的儀器,需清潔后放置在原包裝或專用儀器柜中,避免陽光直射和高溫環境(存放溫度建議15-30℃)。樣品池需單獨存放于干燥盒內,防止與其他物品碰撞。 長期閑置(超過1個月)的維護更為細致:先進行全面清潔和校準,記錄儀器狀態;斷開電源,拆除電池(便攜式儀器),防止電池漏液損壞電路;光學部件需蓋上防塵罩,主機用防塵布覆蓋;存放環境需遠離腐蝕性氣體、強磁場和劇烈震動,定期(每月)檢查一次儀器外觀和內部是否受潮,若有霉斑需用干布擦拭并通風干燥。 重新啟用閑置儀器時,不可直接開機使用,需先檢查各部件是否完好,清潔光學系統后進行校準,通過零點和跨度校準驗證性能,確保各項指標正常后方可投入使用。 六、結語 濁度測定儀的維護保養需貫穿于使用全周期,通過細致的清潔、規范的校準、及時的部件更換,能有效保障儀器的檢測精度和穩定性。良好的維護習慣不僅能減少故障維修成本,還能延長儀器使用壽命,使其在水質監測中持續發揮可靠作用,為水質評估提供準確數據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