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測油儀的校準是保障其測量精度的關鍵環節,當校準失敗時,需系統排查潛在原因并采取針對性排除措施。 
一、儀器自身狀態異常 首先檢查光學系統,若光源強度不足或波長偏移,會直接影響紅外信號的捕捉與解析,需通過專業設備校驗并調整光源參數。其次,樣品池的清潔度與密封性至關重要,若池壁附著污染物或存在漏液情況,會造成光散射或光路阻斷,應使用專用溶劑清洗并檢查密封墊圈的完整性。此外,儀器電路系統的穩定性也需關注,電壓波動或電子元件老化可能引發信號漂移,需確保供電穩定并及時更換受損部件。 二、校準用標準物質的問題 標準溶液的濃度準確性是基礎,若配制過程中出現計量偏差或溶劑揮發,會導致實際濃度與標稱值不符,需重新配制并通過精度更高的設備驗證濃度。同時,標準物質的儲存條件需嚴格把控,高溫、光照或過期都會引發成分分解,應按照說明書要求的溫度、避光條件儲存,并在有效期內使用。此外,標準溶液與儀器的兼容性也需考慮,若溶劑與樣品池材質發生化學反應,會影響測量穩定性,需更換適配的標準溶液或樣品池。 三、操作流程不規范 校準前需確保儀器充分預熱,未達到穩定工作狀態即開始校準,易導致讀數波動,應嚴格按照說明書規定的預熱時間操作。在注入標準溶液時,若操作過快產生氣泡或注入量不足,會干擾光路連續性,需緩慢注入并確保樣品池充滿。此外,校準程序的參數設置需與標準物質匹配,若波長范圍、測量時間等參數選擇不當,會導致校準曲線擬合失敗,應重新核對并調整參數設置。 四、環境因素的干擾 實驗室溫度、濕度劇烈變化會影響儀器光學元件的性能,需將環境條件控制在儀器要求的范圍內,并保持穩定。外界電磁干擾可能干擾儀器的電子信號處理,應避免儀器與強電磁場設備近距離放置。同時,實驗室的潔凈度也需保證,空氣中的粉塵或揮發性有機物可能污染樣品池或標準溶液,需定期清潔實驗室并保持通風。 通過系統性排查以上因素,逐一排除異常點,可有效解決紅外測油儀的校準失敗問題,確保儀器校準工作順利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