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攜式溶解氧快速測定儀的校準是保證檢測準確性的關鍵步驟,需依據儀器特性與試劑反應原理,遵循標準化流程操作,確保校準結果可靠。 一、校準前的準備工作 首先檢查儀器狀態,確保電量充足,顯示屏無故障提示,按鍵響應正常。準備校準所需的標準溶液或飽和濕氣,標準溶液需在有效期內,且濃度標注清晰,避免使用渾濁或變質的試劑。若采用空氣校準法,需準備清潔的燒杯與蒸餾水;若使用標準溶液校準,需配備對應濃度的溶解氧標準液及潔凈的比色管。同時,需記錄環境溫度與氣壓,因溶解氧含量與溫度、氣壓密切相關,校準過程中需將這些參數輸入儀器,確保校準條件與實際檢測環境一致。 二、空氣校準法 將儀器的檢測探頭或反應池清潔干凈,用無絨布擦拭去除殘留液體。向反應池中加入少量蒸餾水,使液面剛好覆蓋探頭感應區域,形成飽和濕氣環境,避免探頭直接接觸液體導致短路。將儀器置于通風良好、無氣流直射的環境中,開啟校準模式,選擇 “空氣校準” 功能,儀器會自動感應空氣中的氧分壓(相當于 100% 飽和溶解氧)。等待 5-10 分鐘,待讀數穩定后,按下確認鍵完成校準,儀器會自動記錄當前校準值作為基準。 三、標準溶液校準法 選取與待測水樣濃度接近的至少兩種濃度的標準溶解氧溶液(如 5mg/L 和 10mg/L),分別倒入潔凈比色管中,液面高度需符合儀器要求。將比色管放入儀器檢測位,確保光路對準或探頭完全浸入溶液,避免氣泡干擾。先對低濃度標準液進行校準,開啟儀器后選擇 “標準校準”,輸入對應濃度值,待讀數穩定后確認保存;再按相同步驟校準高濃度標準液,儀器會自動生成校準曲線。校準完成后,需檢查曲線相關系數,確保 R2≥0.995,否則需重新操作。 四、校準過程中的細節要求 操作時需佩戴無粉手套,避免手指接觸檢測區域或標準溶液,防止污染影響校準精度。若標準溶液在使用前溫度與環境溫度差異較大,需靜置 30 分鐘,待溫度平衡后再進行校準,減少溫度變化導致的溶解氧濃度波動。校準期間避免觸碰儀器或檢測裝置,防止震動影響讀數穩定性,同時保持環境安靜,避免強光直射或電磁干擾。 五、校準后的驗證與記錄 選取一個中間濃度的標準溶液進行實測,計算測量值與標準值的相對誤差,需控制在 ±5% 以內,確認校準有效。將校準日期、環境參數、標準溶液濃度、校準曲線參數及操作人員等信息詳細記錄于儀器檔案,建議每 3 個月進行一次校準,若儀器經過維修、長期停用或檢測數據出現異常,需及時重新校準。 通過嚴格執行上述校準方法,可確保便攜式溶解氧快速測定儀的檢測精度,為水體溶解氧含量分析提供準確可靠的數據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