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快速測定儀作為監測水體有機物污染的重要工具,其測量結果的準確性直接關系到水質評估的可靠性。定期校準是維持設備精度的核心環節,以下從校準準備、操作步驟和注意要點三方面進行說明。 一、校準前的準備工作 校準前需確保設備與耗材處于良好狀態。先檢查儀器外觀,確認顯示屏無破損、按鍵反應靈敏,加熱模塊能正常升溫且無異常聲響。接著準備符合標準的COD校準溶液,這類溶液需從正規渠道獲取,且在有效期內使用,按需求稀釋成多個濃度梯度,覆蓋日常檢測的常見范圍。 同時,準備干凈的專用反應管、移液工具和蒸餾水。反應管需無劃痕、無殘留污漬,必要時用蒸餾水浸泡沖洗后晾干;移液工具要確??潭葴蚀_,避免因器具污染影響校準精度。此外,儀器需提前開機預熱,待光學系統和加熱模塊穩定后再開始校準操作,預熱時間根據儀器特性確定,通常需等待一段時間讓設備達到工作狀態。 二、校準的具體操作步驟 校準過程主要包括空白校準和標準曲線校準,兩者需依次進行。 空白校準是消除試劑和環境干擾的基礎步驟。取適量蒸餾水加入反應管,按照與實際檢測相同的流程加入消解試劑,然后放入儀器的加熱模塊進行消解處理。完成后取出反應管,待其自然冷卻至室溫,再放入檢測位,啟動空白校準程序,儀器會自動記錄空白值,作為后續測量的基準。 標準曲線校準則是建立濃度與檢測信號的對應關系。將不同濃度的標準溶液分別加入反應管,同樣進行消解和冷卻處理。按濃度從低到高的順序,依次將反應管放入檢測位,儀器會自動讀取各濃度對應的信號值,并生成標準曲線。校準完成后,選取一個中間濃度的標準溶液進行驗證,若測定結果與標準值的偏差在合理范圍內,說明校準有效。 三、校準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試劑使用需格外謹慎。消解試劑多具有腐蝕性或刺激性,操作時必須佩戴手套和護目鏡,避免直接接觸皮膚和眼睛。取用試劑時要遵循“少量多次”原則,剩余試劑不可倒回原瓶,以防污染整瓶試劑。標準溶液開啟后需密封冷藏保存,且存放時間不宜過長,超過規定期限后應及時更換。 溫度控制對校準結果影響顯著。消解過程中要保證加熱溫度均勻、時間充足,確保試劑與標準溶液充分反應。反應管冷卻時應避免驟冷,可放在室溫環境中自然降溫,若直接接觸冷水,可能導致管內溶液濺出或影響檢測信號的穩定性。 儀器的日常維護也不容忽視。每次校準后,要及時清理檢測位的殘留液體,可用柔軟的紙巾輕輕擦拭光學部件,防止液體殘留腐蝕設備。反應管需單獨存放,使用后及時清洗,對于頑固污漬,可采用合適的洗滌劑浸泡后沖洗,避免殘留物質影響下次校準。 此外,校準需形成定期機制,一般每季度進行一次全面校準。若儀器經歷搬運、維修,或長時間未使用,再次啟用前必須重新校準。校準過程中要做好詳細記錄,包括校準日期、標準溶液的批次和濃度、曲線驗證結果等,以便追溯設備的運行狀態,為后續維護提供參考。 四、結語 通過嚴謹規范的校準流程與全面細致的注意事項管控,不僅能夠顯著提升COD快速測定儀的檢測精準度,更能為水質監測工作筑牢可靠的數據根基,確保每一項檢測結果都具備高度的準確性與可信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