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攜式COD測定儀憑借其小巧便攜、操作簡便、快速出結果等優勢,廣泛應用于環境監測、污水處理、工業生產等領域,為現場快速測定水樣中的化學需氧量(COD)提供了便利。然而,要確保測定結果的準確性和儀器的長期穩定運行,在使用過程中需要注意諸多事項。 一、操作前準備事項 1、儀器檢查與校準 (1)外觀檢查:使用前仔細檢查便攜式COD測定儀的外觀,查看是否有損壞、劃痕或部件松動的情況。特別是比色槽、光源窗口等關鍵部位,若有污漬或損傷,可能影響測量結果的準確性。 (2)電池電量:檢查儀器的電池電量是否充足。若電量不足,應及時充電或更換電池,避免在測量過程中因電量耗盡導致數據丟失或測量中斷。 (3)校準操作:按照儀器說明書的要求,定期對便攜式COD測定儀進行校準。一般使用標準溶液進行校準,確保儀器的測量精度和準確性。校準過程中要注意操作規范,嚴格按照校準步驟進行,避免因校準不當導致測量誤差。 2、試劑與水樣準備 (1)試劑選擇:選用與儀器配套的專用試劑,確保試劑的質量和純度符合要求。不同品牌和型號的便攜式COD測定儀所使用的試劑可能有所不同,切勿混用,以免影響測定結果。 (2)試劑保存:試劑應按照說明書的要求進行保存,避免受潮、高溫、陽光直射等。一些試劑可能具有腐蝕性或毒性,在保存和使用過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泄漏和誤食。 (3)水樣采集: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水樣是保證測定結果準確的關鍵。采集水樣時,應使用干凈的容器,避免容器污染水樣。對于含有懸浮物或顆粒物的水樣,應先進行過濾處理,以去除雜質對測量的干擾。同時,要注意水樣的保存條件和保存時間,一般應在采集后盡快進行測定,避免水樣中的有機物發生變化。 二、操作過程中注意事項 1、正確添加試劑 (1)添加順序:嚴格按照儀器說明書和試劑使用說明規定的順序添加試劑。不同的測定方法和試劑體系,添加順序可能會有所不同,錯誤的添加順序可能導致反應不充分或產生副反應,影響測定結果。 (2)添加量控制:準確控制試劑的添加量,使用專用的移液管或滴定管進行添加,確保添加量的準確性。過多或過少的試劑添加量都會對測量結果產生偏差。 2、反應條件控制 (1)溫度控制:一些便攜式COD測定儀的測定反應需要在特定的溫度條件下進行。在測量過程中,要確保反應溫度符合要求。如果儀器具有溫控功能,應提前預熱至設定溫度;如果沒有溫控功能,應選擇在適宜的環境溫度下進行測量,避免溫度過高或過低影響反應速率和測定結果。 (2)反應時間控制:嚴格按照規定的反應時間進行操作。反應時間不足可能導致反應不完全,測定結果偏低;反應時間過長則可能產生副反應,影響結果的準確性。在等待反應過程中,要避免外界因素對反應體系的干擾,如震動、光照等。 3、測量操作規范 (1)比色操作:將反應后的溶液轉移至比色皿中時,要注意避免產生氣泡,以免影響光的透過和測量結果。比色皿應清洗干凈,避免殘留物干擾測量。將比色皿放入比色槽時,要確保放置正確,使比色皿的光路與儀器的光源對齊。 (2)避免干擾:在測量過程中,要避免強光直射儀器,特別是比色槽和光源窗口部位。同時,要遠離電磁干擾源,如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以免對儀器的測量信號產生干擾。 三、操作后維護事項 1、儀器清潔 (1)外部清潔:測量結束后,使用干凈的軟布擦拭儀器的外殼,去除表面的污漬和灰塵。避免使用粗糙的布料或有機溶劑擦拭,以免刮傷儀器外殼或損壞儀器表面。 (2)內部清潔:定期對儀器的比色槽、光源窗口等內部部件進行清潔。可以使用專用的清潔工具或鏡頭紙輕輕擦拭,去除可能附著的污漬和雜質,確保儀器的光學性能良好。 2、試劑處理 (1)剩余試劑保存:未使用完的試劑應按照說明書的要求進行妥善保存。將試劑瓶蓋擰緊,放回原處,避免試劑揮發或變質。 (2)廢液處理:測量過程中產生的廢液含有化學物質,應按照環保要求進行分類收集和處理。切勿隨意傾倒廢液,以免對環境造成污染。 3、儀器存放 (1)存放環境:將便攜式COD測定儀存放在干燥、通風、無腐蝕性氣體的環境中。避免儀器受潮、受熱或受到機械震動,以免影響儀器的性能和使用壽命。 (2)定期通電:如果儀器長時間不使用,應定期通電開機,運行一段時間,以保持儀器的電子元件性能穩定,防止因長期閑置導致儀器故障。 四、結論 便攜式COD測定儀的正確使用和維護對于獲得準確的測定結果和保證儀器的長期穩定運行至關重要。在使用過程中,操作人員要嚴格按照儀器說明書的要求進行操作,注意操作前、操作過程中和操作后的各項事項。只有做好每一個環節的工作,才能充分發揮便攜式COD測定儀的優勢,為環境監測和工業生產等領域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