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質監測領域,便攜式COD快速測定儀以其便捷性廣泛應用于現場檢測。然而,測量環境的復雜性、儀器自身性能等因素,都可能影響結果準確性。為確保檢測數據可靠,需從多方面采取保障措施。 嚴格執行儀器校準與維護是基礎。使用前,必須用標準溶液對儀器進行校準。選擇濃度準確且在有效期內的鄰苯二甲酸氫鉀標準溶液,按照儀器操作手冊流程校準,確保儀器測量值與標準值誤差在允許范圍內(通常不超過 ±5%)。校準后,使用已知COD濃度的驗證樣品進行復核。日常使用中,定期清潔儀器的比色皿、光學系統等關鍵部件,避免污漬、指紋影響光的傳輸與檢測;檢查儀器電池電量、數據傳輸功能,保證儀器處于良好運行狀態。 規范樣品采集與處理是關鍵環節。采集水樣時,根據監測目的選擇具有代表性的采樣點,避免在水流湍急處、排污口附近等特殊區域采樣,防止樣品不具典型性。采樣器具需提前用洗滌劑清洗,再用硝酸溶液浸泡,最后用超純水沖洗干凈,防止器具殘留雜質影響檢測。水樣采集后,若不能及時測定,需加入硫酸調節 pH 值小于 2,抑制微生物活動,并低溫保存。測定前,將水樣充分搖勻,確保水樣均勻;若水樣渾濁,需進行過濾處理,但要注意過濾過程中避免COD成分的損失或吸附。 標準化的操作流程是準確性的重要保障。操作人員需經過專業培訓,熟悉儀器操作方法與注意事項。測量時,嚴格按照規定的加樣量、反應時間、溫度等參數操作。例如,在加入氧化劑和催化劑后,需確保反應時間足夠,讓氧化反應充分進行;比色過程中,要保證比色皿外壁潔凈、干燥,避免因溶液殘留或水漬導致測量誤差。同時,每次測量完成后,及時記錄相關數據,包括樣品編號、測量時間、儀器狀態等,便于后續數據追溯與分析。 完善的質量控制措施能進一步提升準確性。采用平行樣測定,對同一樣品進行多次重復測量,計算相對偏差,一般要求相對偏差不超過 10% ,若偏差過大,需重新測定。進行加標回收實驗,向已知COD濃度的水樣中加入一定量的標準溶液,計算回收率,回收率應在 90% - 110% 之間,若回收率異常,需檢查樣品處理、測量過程是否存在問題。此外,定期將便攜式COD快速測定儀的測量結果與實驗室傳統重鉻酸鉀法進行比對,驗證儀器測量準確性,及時發現潛在誤差并進行修正。 通過嚴格的儀器校準維護、規范的樣品處理、標準化操作和完善的質量控制,能夠有效保障便攜式COD快速測定儀測量結果的準確性,為水質監測與污染防控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
|